<acronym id="flefl"></acronym>

    <tr id="flefl"><label id="flefl"></label></tr>

      1. <track id="flefl"></track><track id="flefl"><ruby id="flefl"></ruby></track>
        <p id="flefl"></p>

          交易銀行新商機——電子函證業務

          2021-04-28 11:07:30   內容來源:未知來源

          作者: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CTB)成員 周紅軍

          來源:貿易金融

          引言:近年來,公司財務舞弊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2019年A股市場“康美藥業”與“康得新”接連爆出299億元和122億元貨幣資金造假事件令人震驚,“兩康事件”可能僅是全國約4100萬家企業的冰山一角,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財務亂象,可能得歸集于審計過程中的重要程序——銀行函證及回函出了問題,導致某個時點的銀行賬戶余額被“安排”,這不僅加大了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銀行聲譽風險,也將加大全社會的信用風險。要想根治這種低級的財務亂象,面對龐大的群體,全流程電子化的電子函證業務將是較好解決方案,監管部門已出手并頒布了相關規定,現正在加快推進中,這將給銀行發展交易銀行業務帶來新的商機。


          一、電子函證業務簡述


          (一)基本概念


          電子函證業務,是指企業開戶銀行根據委托方(如會計事務所等)請求,以數字化、電子化方式獨立向委托方提供與企業銀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資產、貸款或銀行理財產品等相關的銀行函證及回函業務。


          常見的電子函證業務有注冊會計師電子詢證函,即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集中受理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詢證函,該詢證函在獲得被審計單位(企業)線上授權后,由平臺通過線上直接向相關銀行發出,相關銀行針對線上收到的詢證函,經內部系統查詢、核對相關信息后,直接通過線上向注冊會計師提供電子回函。


          銀行函證及回函是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的核心程序之一,對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識別財務報表錯誤與舞弊行為至關重要,而過去一直沿用至今的紙質函證在打印、交換、保存過程中存在易被造假的漏洞,以致出現近年來一些會計審計失敗的案例,推進電子函證業務對于便利相關方取證、保證審計質量、防范操作風險、維護市場秩序等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方國家,電子函證業務已實踐多年,如美國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Capital Confirmation),有超過100家銀行機構不再回復紙質詢證函;英國的第三方獨立銀行函證處理中心BBAconfirmation等。


          (二)業務特點


          1.線上化


          電子函證能幫助相關方實現函證業務從過去的線下手工分散操作轉向線上化操作,從而實現全流程函證業務辦理電子化,大幅提升業務處理效率。


          2.標準化


          電子函證格式通過采用標準化的統一模板,便于函證內容與銀行內部核心系統、信貸系統、國結系統等進行接口對接,實現數據自動抓取、比對,杜絕或減少手工操作。


          3.快捷化


          委托方可以通過自身系統向第三方函證平臺線上發起單筆或批量函證業務,被查詢單位(企業)在線授權,銀行在線回函,快速處理函證及回函業務。


          4.安全可靠


          委托方發起的函證及回函,實行全流程電子化處理,全部處理信息留痕并記錄在案,減少人為操作風險,杜絕相關數據信息被攔截、修改、刪除等風險。


          二、電子函證業務相關法規依據


          (一)2020年8月10日,財政部、中國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的通知》(財會〔2020〕12號),對強化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管理、提升回函服務質效、推動回函集中處理和數字化、加強監督管理和行業自律提出了明確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2020年8月10日,財政部辦公廳、銀保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操作指引》的通知(財辦會〔2020〕21號),就銀行函證及回函工作辦理事項、銀行詢證函格式、銀行詢證函14個項目填寫要求等進行說明并附上詢證函格式與案例供參考,以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銀行函證和回函的工作質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2020年9月7日,財政部、人民銀行、國資委、 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檔案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等七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字化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財會〔2020〕13號),就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函證數字化的總體要求、具體工作措施、組織保障等進行部署。


          (四)為加快建立銀行函證標準化體系,人民銀行正在牽頭開展《數字函證金融應用安全規范》和《銀行電子函證數據規范》金融行業標準制定,以及推進第三方數字函證平臺試點工作,促進銀行函證數字化過程中金融科技的合規應用,確保各方落實好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系統運行保密等監管要求。


          三、電子函證業務拓展


          (一)電子函證業務市場潛力


          1.注冊會計師詢證函業務


          注冊會計師詢證函業務事項,包括銀行存款、銀行借款、注銷賬戶、委托貸款、擔保、銀行承兌匯票、商業匯票貼現、商業匯票托收、信用證、外匯買賣合約、證券或其他產權文件托管、銀行理財產品、資金歸集等對公業務以及投資人(股東)出資情況等共計14項。目前我國約有4100萬家工商企業,如按10%企業需要注冊會計師開展年度審計工作,每個企業平均按3個銀行賬戶,每個賬戶詢證業務平均收費按500元計算,則每年服務費市場潛力約61.5億元人民幣。


          2.其他函證服務開發


          銀行除提供注冊會計師詢證函業務外,在電子函證服務方面,還可開發企業驗資業務詢證、企業進出口貿易收付匯數據詢證、企業往來款詢證及其他銀行見證業務等,為相關方提供銀行函證服務,收取相應的服務費。


          (二)收費標準


          銀行提供電子函證服務,成本主要包括人員成本、系統開發與運維成本,以及面臨的聲譽風險、計算機安全風險等對價。目前銀行函證服務價格屬于市場調節價的范疇,詢證函收費由各家銀行自定,大部分銀行的收費每份在100元—500元之間,而詢證函業務量較大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銀行收費標準為按項收費,一份詢證函共14項,全函約需1500元,在實務中可根據銀企合作情況進行逐筆議價。


          (三)拓展思路


          銀行在拓展電子函證業務方面,一是做好向客戶宣導使用電子函證是監管部門的要求,是防范操作風險的根本保障;二是加強與會計師事務所等委托方合作,從源頭發起電子函證業務;三是與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合作,通過加密通訊系統進行報文一點接入;四是銀行內部設立專門團隊,統一集中受理、處理、回函全行電子函證業務。


          四、電子函證業務風險控制


          一是相關方要做好電子函證業務方面的制度建設,加強內部控制,確保監管規定在本機構落到實處,規范從業人員日常操作,防范操作風險與聲譽風險。


          二是加強團隊建設、人員培訓與市場宣導,本機構應有專門團隊統一集中處理電子函證業務,從業人員應做到電子函證業務應知應會,市場宣導不跑偏。


          三是開發電子函證信息系統,統一電子函證流程和數據標準,實現全流程電子化處理,一要核實相關方操作人員身份,保證身份真實性;二要嚴格控制操作人員權限,實行雙人或多人負責制;三要做好信息傳輸安全,確保信息傳輸不中斷、不被攔截或修改;四要全程操作留痕,可追溯。


          四是加強內部監督和問責,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對電子函證弄虛作假、不實回函的情況,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對其進行處罰,涉嫌違法犯罪的,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五、電子函證系統建設


          按照推進電子函證業務相關法規要求,以及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的上線推廣情況,全國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正面臨內部電子函證系統建設問題。根據現行相關規定,銀行電子函證系統建設一方面涉及與外部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的加密通訊,另一方面涉及與內部核心系統、信貸系統、國際結算系統、資金系統、資產托管系統等相關系統的數據查詢接口調用。各銀行在電子函證系統建設過程中,通常需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業務量、投入產出、成本效益等情況,靈活選擇自主開發、引入現成工具或直接在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上處理等方式。


          (一)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情況


          目前市場上提供各相關方全程在線辦理、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主要有兩家,一家是中國銀行業協會(CBA)提供的銀行函證區塊鏈服務平臺,平臺選擇工銀璽鏈作為底層區塊鏈技術,分階段推進,先期選擇區塊鏈科技實力強的大中型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推廣;另一家是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提供的電子函證平臺,是基于“互聯網+”的函證業務辦理平臺,是全國銀行、會計師事務所、被審計單位(企業)的線上共享服務平臺,通過借助CFCA自身的全套數字簽名與加密技術,做到每一步業務辦理操作留痕,可追溯。


          (二)銀行內部電子函證系統開發情況


          目前市場上除工商銀行等大銀行投入大量人財物,率先開發完成電子詢證函(函證e信)系統,實現銀行詢證函全流程線上自動處理。其余大多數銀行還處在觀望階段,主要是一次投入的開發與運維成本,可能需要多年才能收回。


          (三)銀行與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通訊連接情況


          銀行與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通訊連接,對電子函證文件進行加密傳輸,是保證整個電子函證業務辦理流程安全可靠的關鍵環節之一。目前市場上通訊連接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專線模式,即銀行租用專線對接外部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通訊及對接開發費用相對較高;另一種是采用專業公司提供的金融網絡與信息通訊服務,費用相對低廉,如蘇州阿爾山數字科技公司提供的ArxanNet加密通訊服務和電子函證APP應用,對廣大中小銀行而言,既可降低與第三方電子函證平臺的通訊成本,又可節省銀行內部電子函證系統開發費用。


          綜上,開發與實現電子函證業務全流程線上化、無紙化、自動化處理,滿足監管要求,防范函證業務風險,提高銀行回函效率,降低網點運營成本,促進銀行線下業務轉型,已是大勢所趨,為銀行發展交易銀行業務增添了新的商機,并帶來可觀的服務費收入。



          相關推薦

          国产成人免费AV不卡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菊竹_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_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精品
          <acronym id="flefl"></acronym>

            <tr id="flefl"><label id="flefl"></label></tr>

              1. <track id="flefl"></track><track id="flefl"><ruby id="flefl"></ruby></track>
                <p id="flefl"></p>